發(fā)生在6月25日廣東電信約3個多小時的斷網故障在十余天后還沒有最終的結論。從5月份以來,網絡大規(guī)模斷網的事件這已經是第二宗。5月19日,涉及到廣東、北京、上海等10多個省市的網絡故障被稱為“暴風門”,彼時大量網站無法打開,網友收發(fā)郵件等網上工作大受影響。
人們不禁要問,頻繁爆發(fā)的斷網故障因何而起?在這一次次的斷網中,誰來承擔責任?網民的損失是否應該得到賠償?然而,記者了解到,目前斷網的相關方多以“道歉”作為回應,至于網友的損失,由于無法取證,也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(guī),并沒有得到有效補償。
文/記者 李光焱
頻繁斷網禍起誰?
6月25日傍晚,廣東、陜西、山東、杭州、北京、上海等地的部分用戶發(fā)現自己無法登錄QQ和QQ郵箱。此次網絡故障持續(xù)長達4小時、部分用戶受影響時間超過6小時。隨后,騰訊官方發(fā)表聲明稱:由于廣東電信互聯網骨干網出現故障,導致騰訊部分服務不能正常使用。
而6月27日,廣東電信發(fā)布了《關于6月25日互聯網故障情況的通告》,證實2009年6月25日晚,廣東電信互聯網路由器集群中的兩臺路由器出現運行異常,50%的出省電路受到影響,導致廣東電信用戶訪問省外互聯網不暢,故障還導致騰訊等公司的部分互聯網服務受到影響。不過,故障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。
再早前的5月19日,廣東、北京、上海等十幾個地區(qū)有網民因使用免費軟件暴風影音而受攻擊,導致無法正常上網。
在短短不到40天內天,發(fā)生兩起大規(guī)模的斷網故障,不能不令廣大網絡使用者震驚。
“黑客”惡意攻擊惹禍?
據報道,5·19“暴風門”事件是因代為運維管理baofeng.com域名的DNSPod位于常州電信的服務器遭到了來源不明的大流量攻擊所致。5月29日,造成“5·19”全國斷網事件的徐某、王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批捕。
而在廣東電信此次斷網故障中,騰訊成為眾人的焦點。但最終是否為“黑客”所為,目前還難以斷定。
每次斷網道歉了事?
在“暴風門”4名“黑客”被抓之后,最后定論尚未披露。而對于6月25日廣東電信斷網一事,坊間眾說紛紜。說是電信運營商的設備故障的有之,說是騰訊的服務器遭到大流量惡意攻擊的有之,更有“無間道”版本,稱是騰訊的競爭對手所為……
但是,如同“5·19”斷網事件一樣,大家把輿論的目光都放在了廠商的利益之爭上面,而對于其中受傷害的網民,卻鮮有人問津。
“我購買了網絡服務,但為什么頻頻被斷網所滋擾?由其產生的損失我該找誰彌補?”連續(xù)被斷網而無法按時完成工作的薛先生非常氣憤,卻有無可奈何。而在網上,從事網絡票務、網絡游戲、網絡辦公的網民“叫罵”聲一片。
“每一次都只是道歉了事,好像沒有任何人有損失,有損失也跟自己無關!睒I(yè)內人士董先生表示,在頻繁斷網事件中,牽涉到的各方都在喊“自己也是受害人”,與網絡用戶的服務約定卻極少提起。不過,業(yè)內人士透露,相關方比如騰訊在合同中就會有不可抗力造成損失的免責條款。
法律界人士則認為,斷網引起的網民損失從法律的層面來講索賠難度較大,首先就是取證難,這方面相關的司法部門一直在探尋立法程序。該人士認為,互聯網已不再是單純提供資訊的平臺,早已成為這個社會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。因此,相關機構應該盡快完善法律法規(guī),在保障其運行的穩(wěn)定性的同時,保護受損失的網民利益